close

邀請您連署反對教育部將國小、國中的性別平等教育中納入同志教育與多元情慾內容

別小看您個人的一票喔!救救台灣的下一代吧!

連署人數須達 30萬 以上才能反對成功,你可以…
連署網站 http://tulv.tw
紙本連署:
2011年5月15日之前將連署書寄送( 10599台北郵政36-223號信箱 真愛聯盟 收),以便彙整向教育部陳情

平安。

教育部即將在國中小實施同志教育與多元情慾內容
懇請參與連署「反對教育部即將在國中小實施同志教育與多元情慾內容」,
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孩子們!

連署網站 http://tulv.tw

歡迎廣為轉寄此訊息!

 
 
給馬總統的一封信
 
總統先生:您好!
十七年前我在沒有心裡預備的情形下投入了青少年輔導工作。當時,因著許
多父親的外遇,造成許多單親的孩子,看見一群流離失所的青少年,被幫派吸收,
被學校忽略,被同學欺負,在最需要被引導的青澀年紀,因著父親的缺席,在成
長的過程中載浮載沈,他們的痛苦和掙扎令人傷痛!青少年,是最渴望父親可以
成為心中英雄的時刻,父親的缺席,是他們生命中難以彌補的痛。
那個年代的母親是偉大的!守著孩子,茹苦含辛,養育孩子長大。
十幾年後的今天,是母親出走的年代。許多父母生下孩子,爸爸外遇了,媽
媽也不再甘願守著孩子,把孩子交給祖父母,媽媽也走了。「隔代教養」是個新
名詞,代表著孩子們更大苦難的開始。同時,也是新的社會問題的開始。今天許
多邊緣的孩子,來自於隔代教養的家庭。
許多孩子恨他們的父母。為什麼把我生下來,卻不能養我?照顧我?為什麼
只顧自己?既然如此又為何要生下我?這是許多隔代教養的孩子憤怒的呼喊!
今天,大人們都很強調自己的權利。但孩子們的權利呢?如果孩子可以選
擇,他會願意選擇成為未婚生子的那個孩子嗎?如果孩子可以選擇,他會願意被
同性戀的父母收養嗎?如果孩子可以選擇,孩子會願意父親外遇,母親外遇,為
了追求自己情慾的滿足,而必須忍受孤獨和羞恥嗎?如果孩子長大,要寫一遍作
文:「我的父親」或是「我的母親」他要如何去描寫自己的父母呢?他可以以他
的父母為榮嗎?
大人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利,小孩卻沒有選擇的權利。甚至,連發出聲音的權
利都沒有。作為青少年的輔導,我很想替這些弱勢的孩子發聲。
作為父親,我也想要為自己的孩子發聲。
我有一個小學五年級女兒。有一天孩子告訴我,老師告訴學生,可以有性經
驗的體驗。我很驚訝學校的教導,如果,萬一孩子懷孕怎麼辦?孩子被騙怎麼辦?
民國一百年的學期開始,教育部將把「兩性平權運動」和「多元情慾」和「同性
戀議題」放入教育課程,對一個父親而言,我感到震驚與痛心。
「同性戀議題」是爭議性的。既然是爭議性的,可以讓社會大眾有更多的空
間去討論,遊行也好,媒體也好,大學的學術討論也好,都是民主社會開放多元
的象徵,我們不應壓抑任何一種聲音。包括同性戀的聲音。
但是,放在小學和國中的教育是另外一件事。這關係到孩子們未來一生的價
值觀和判斷能力。當孩子們還無法自行判斷時,灌輸孩子一種爭議性的觀念,這
是一種價值觀的霸凌!一個強迫!一種思想的霸凌。
小學和國中教育是基本的教育,應該教導孩子確定的真理,而不是爭議性的
敏感議題。我不反對讓同性戀議題有聲音,我贊成不應該歧視同性戀,但是,把
他放在教科書裡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擴大了社會問題。
我懷念過去的年代。母親願意犧牲自己的青春,養育因著戰爭或是外遇失去
父親的孩子。孩子因著母親的犧牲終於長大成人成為有用的人。那是一個在艱難
的日子彼此感恩的年代。現今的時代,高舉著個人的權利,卻忽略了作為父親與
母親的責任,高舉著情慾滿足的權利,而忽略了在大人「情慾」權利被滿足的背
後,許多無辜受傷的孩子。
我知道,政府和學者說:我們可以補助這些孩子,政府可以作預算增加更多
的社工人員。如果你問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你要政府的補助,還是要爸爸
和媽媽?」您可以找一個民調機構做做調查,結果很容易知道。
十年前父親出走家庭,造成許多的單親家庭,十年後的今天,母親也出走家
庭,造成所謂的隔代教養問題。今天生育率降低,人們對婚姻和家庭失去了信心,
這一代長大的孩子,怎麼會對家庭和婚姻有信心呢?自己的遭遇,不是單親就是
隔代教養,誰還想生孩子,經歷自己所經歷的痛苦?我們對自己都失去了信心!
這不是政府的補助可以解決的問題。
現在,教育部還要把爭議性的「同志議題」強加在國民教育之中,未來十年,
我們的社會會更好嗎?我們對婚姻和家庭會更有信心嗎?我們的孩子會更幸福
嗎?教育部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把這樣爭議和敏感性的議題放在教科書裡,是
想要塑造什麼樣的孩子?教育部的夢想是什麼?
懇請馬總統三思,這個決定將影響未來下一個十年!一個家庭中父親走了!
母親也走了,為了大人的情慾,情慾實在偉大,偉大到足以犧牲孩子的家,足以
放在小學和國中的教科書裡。我不知道,這樣下去,若是成功的把家庭價值毀滅
了,對國家和教育的未來貢獻是什麼?
期待,所有與我有相同擔心的家長,一起站出來,表達我們作為一個家長的
聲音!

一位憂心的父親 敬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德和教會 的頭像
    德和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德和教會

    德和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